近日,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李玲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PpMAPK6regulates peach bud endodormancy release through interactions with PpDAM6”的研究論文。張宇正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李玲教授和付喜玲副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
芽的自然休眠是多年生落葉果樹避免溫帶和北方地區冬季不利氣候條件影響的關鍵過程,休眠相關的MADS-box (DAM)基因PpDAM6在芽休眠解除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其在休眠解除過程中表達量降低。然而,其在調控桃花芽內休眠解除中的互作網絡仍不夠完善。
本研究,使用酵母雙雜交(Y2H)技術,從桃休眠相關SSHcDNA文庫中鑒定到了一種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MAPK6,它與PpDAM6相互作用。PpMAPK6主要位于細胞核中。進一步的Y2H和雙分子熒光互補(BiFC)實驗驗證了PpMAPK6通過結合PpDAM6的MADS-box結構域與PpDAM6相互作用。實時熒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結果表明,在3個不同需冷量的桃品種中PpMAPK6的表達趨勢與PpDAM6相反。此外,ABA抑制PpMAPK6在花芽中的表達,促進PpDAM6在花芽中的表達。
本研究揭示了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新的分子機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分子機理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圖2. PpMAPK6與PpDAM6調控桃花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工作模式圖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和山東省果品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311922002179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