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丁存振副教授在《統計研究》發表了題為“基于社會網絡視角的我國糧食市場風險空間溢出研究”的研究論文。丁存振副教授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徐宣國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糧食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糧食市場價格是否穩定考量著一國糧食安全戰略。隨著糧價政策改革以及糧食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強,糧食市場風險日益凸顯。糧食市場風險空間溢出加大了糧食市場風險防范難度,深入分析糧食市場風險空間溢出關系,對于提高糧食市場風險保障能力及完善糧食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這項研究以玉米市場為例,在對玉米市場風險測度的基礎上,基于社會網絡視角,采用前沿分析方法從總體、區域和省際三個層面分析玉米市場風險空間溢出效應及其網絡結構特征,并提出糧食市場風險跨區域協同防控思路,為完善糧食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及提高糧食市場風險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研究表明,我國玉米市場風險總體空間溢出水平較高,各省份對外風險溢出差異較大,山東、河北、河南等是國內玉米市場風險的主要來源地;玉米市場風險空間溢出呈現多線程、復雜的網絡結構形態,網絡結構較為緊密、整體關聯性強且較為穩定,不同地區在網絡中扮演著的角色存在差異。為此,應創新協同治理思路,打破地區間“條條”與“塊塊”分割,協調各地方政府協同應對,構建適宜的價格波動風險防控網,創新風險管理機制,建立由中央政府統一調度、各地方政府共同參與的協同防控制度,進一步提高糧食市場風險防控水平。
圖1. 玉米市場風險空間溢出網絡
該研究得到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國際糧食供應鏈安全風險測度與防范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經濟視角下農業科技園區多主體價值共創機制研究”的資助。
編 輯:牛金雯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