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融媒11月17日訊 11月15至16日,第五屆植物遺傳育種與綠色生產國際研討會在校召開。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作物精準設計育種與智慧農業”主題,共商植物遺傳育種創新路徑,共探綠色農業發展未來。副校長林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林海介紹了山東農業大學基本辦學情況,尤其是作物遺傳育種領域的重大成就和突破。他表示,當前學校正全力推進作物學爭創國家一流學科,努力提升人才自主培養、科技原始創新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服務強國強省建設。希望與會專家就推進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農業,推動生物技術與智慧農業技術在作物生產過程中的綜合利用,促進分子設計育種、作物基因組學、綠色高效栽培與生產、植物保護等方向交叉融合,探索國際化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新模式,構建現代農業全球高質量交流平臺與新型合作伙伴關系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與研討,對學校作物學學科“沖一流”建設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次研討會由山東農業大學主辦,為期兩天,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會議聚焦立體農業發展、生物技術與智慧農業融合應用等核心議題,設置主旨報告、專題研討、實驗室考察等多個環節。希臘雅典農業大學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喬治·帕帕達克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于里約?赫拉拉烏托等國內外頂尖專家,分別圍繞農業智能技術、植物維管組織分子機制、作物抗逆遺傳改良等前沿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栽培技術、遺傳多樣性、新種質創制等關鍵領域展開深入交流,探討了深松耕作與秸稈還田協同效應、農業5.0時代數字孿生技術應用、長穗偃麥草抗病基因克隆等熱點問題。與會代表認為,本次會議搭建了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為推動理論創新與技術轉化深度融合、加強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考察了小麥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站園基地,系統展示了我校在作物科研儀器、農機設備、品種培育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并圍繞植物遺傳育種、智能化農業技術等方向召開座談會,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